“无欲”为佛教之宗旨。然,欲要成佛,却在于对佛的执着追求而成。坚定意识,一心向佛,就是成佛的关键因素;因此,一个根本没有心思想做佛的人,他是没有具备成佛的基本条件的,也无从做一个佛的根本的。从二千年前的释迦牟尼为了成佛,他却是吃尽了无数苦头,而一心坚定追求成佛,最后才能达成此夙望。所以,从此角度来说,有欲方可成佛也。
“无欲”在佛教里面应是一个相对的禅语,而非一个真空中的绝对“无欲”。即“我”对短暂存在的物质是“无欲”的,而对永恒存在的“真理”与“佛”则是有欲望的。所以,也可以说有此欲望者方可成佛。
对于这个“无欲”,应当是这样理解更为精确些。就是凡是影响修练成佛的因素,修练者必须拒绝摒蔽它,即对这些不利于成佛因素在心里上是“无欲”的,如物欲及声色欲望;凡是有利于成佛的因素则应一心不变地追求它,如参悟佛理及追求真理。诸如这般,总而概之,佛教徙要想成佛,就应是“有欲方可成佛”而非“无求无欲便可成佛”的这个道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