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谈“真来是假,假亦真”
2009-07-01 15:53:2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的【太虚幻境对联】里面有这样一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副对联是作者运用佛教禅理形式对现实社会种种现象一种呈虚幻变化莫测的理解和诠释,也是作者没能理解认识物质世界本质时的一种无奈感叹。
“真是假来,假亦真”,这只是停留在对事物表象而言的变化多端现象观察后的结论;而对于事物本质来说,真就是真,假就是假。真既不能变成假的,假也同样成不了真。世人一般由于不具有足够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故此,世人在看世界事物时,就只是学会看事物的表象而已;并为事物表象的千变万化所迷惑茫然着。然而,在这个表面上变幻莫测的事物表象中,事物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即甲依然是甲,乙还是原来的乙所在。就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一样,无论白骨精如何变化,是变美人,还是变老头子,或是老婆子也好;但,白骨精仍然是白骨精,它再怎样变化,其本质还是白骨精本质的存在。世人就象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一般,他们是无法看清白骨精本质所在的;他们因为只会看事物表象,因而,他们在看到变化后的白骨精时,就只看到表象上的美女、老年人了。这也是在现实社会上,世人只能看到表面上的伪善、伪美、伪真的道理皆出自一般的。
智慧者则通过细致观察、深入调查研究、在独立思考和洞察力共同作用下,他就能够看清事物本质,任事物表象如何变化多端,任妖精如何欺诈狡猾掩饰,却总是逃不过孙大圣的金晴火眼。在孙悟空眼里,妖怪就是妖怪,魔鬼就是魔鬼,它们皆非人类。真就是真,假必定是假的,何来“真是假来,假亦真”的呢?!
事物在表象上以往往以多种形态及不断变化形式存在的,如水分子,它可以用液体形式存在着,也可以用固体形式存在着,还可以用气体形式存在着;而且,水分子在瞬间更可以用这三种存在形式变化着。可是,水分子不管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也不管水分子如何发生变化了;但是,它的本质却是不变的存在,即水分子依然是水分子。
在现实社会上亦存在着种种如此这般现象。这主要是人在行为时,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利益目的,蓄意的并故意的进行掩蔽、粉饰、美化等乔装打扮的结果。因而,造成世人看不清其真正目的和本质;从而,达到它们迷惑和欺骗世人,及实现它们真实意图和最终目的的作用。故,在世人眼里,这个世界就是“真是假来,假亦真”了。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