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洞情察世之博客

人生与社会照写

 
 
 

日志

 
 

如何才算是真正地读书?   

2011-08-13 22:45:55|  分类: 钱氏看哲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读书在广义上泛称对一切书籍地阅读。而在狭义上则一般指阅读那些说理性的文章或专著。文艺性的文章或诗词,一般只称为欣赏,不能称为读书。因为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就专指对那些具有学习性内容的道理或知识进行学习掌握上。读书重在于思考。因而,读书不以逐字逐词来阅读,而在于逐句逐段地阅读。读每句须理解每句意义,读每段必理解每段意义;以此延伸至整章整篇,疏理汇总并统领其主题思想。自然,如某段中存有某一道理时也必须弄清及掌握之。阅读每句时还应注意其中某些重要字眼或词语,这是每句思想(内容)的重点所在。
    读书不在记忆而在于理解,这就是读书重在思考的原因所在。因为仅仅是记忆中的概念知识再多也只是书本的,而你只是把它装进了脑袋而已;没有深刻理解和领会它的精髓,你就难以把握它及运用它。因此,此种行为亦可称为书柜中书的知识,而不是属于或尚未构成你自己的知识。因为对于自己那些尚未能理解和领悟的知识,你就必然是不能够很好地使用与运用它。这就如我们在不懂得沼气的原理时就无法对它进行利用一样。这是常识,这种尚未理解和领会的知识再多也无法为你所用,装再多这种形态知识的你也只是成了书柜一般的功能罢了。
    经过分析与判断,对于那些我们认为不符合逻辑和不合理的道理或内容,抛弃它是自然的事情。这里,余建议大家最好腾一点时间出来,反思其不合理的原因与理由。这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便能够从正反两面深刻地理解某一道理,增加了对它的认识程度。对于那些认为是有道理的内容,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领悟,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对这个道理进行演绎与深化则是其中最好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将领悟了的道理深深镌刻在自己的脑海里,而且,还有利于再创造性的拓展出新思路和衍生出新观点来。因此,理解仅是读书的第一步,分析为第二步,判断为第三步,领悟为第四步,演绎与深化才是读书的终点。一般来说,我们读书时能做领悟这种境界就已经足够。最终一步的演绎与深化已属于再创造方面的范畴。

对于不够完整的观点进行补充完整,对于不够具体深入道理给予继续深化,至于衍生和演化出新的道理出来,这更妙不可言。当然,我们也不希冀每一次读书都达到如此这般之境界。但是,理解仍然只是基础,领悟才最重要;光知道和了解(理解)某道理还远远不足以掌握和运用该道理,领悟了才能让人获得这一道理内在的精髓,才能很好地运用它。如此,他人之知识或道理必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自己身上的一部分,这是读书的最终目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认为,别人的经验(书本上的知识)只能经过自己地再劳动之后,它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余以为,这个再劳动过程就是理解、分析、判断及领悟等整个过程。

理解只是读书的开始,也只是读书的基础。我们唯有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和道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明白它所阐述的道理与内容。然后,我们根据其每一句、每一段,甚至是每一文章的意思和道理进行分析其逻辑性和合理性。能否做到敏锐地判断与辨别其道理的真伪,这还在于你自身所具备的认知与判断能力上。当然,这一方面的能力是可以经过训练培养出来的,勤思勤想是关键因素和主要途径。

我们读书的根本目的是学习、弄懂及领悟书中的道理,而不是为了记忆书的内容。能够领悟了的道理,我们不可能会忘记。而记忆下来的内容,我们很可能连理解都做不到。

读书靠的是理解与领悟,而不是靠记忆。记忆的只是对那些技术性的内容方面才需要。阅读说明性的文章只要做到了解即可,它还构筑不起供人来学习的道理存在。时事性的文章也属于了解范畴之内;技术性的亦在于了解,其侧重于熟悉掌握其连贯性系统操作上,故需要靠大脑记忆、机械性的模仿及练习。当然,了解也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一个步骤,重点还在现场实践上。如学医,其基础的理论部分就需要理解与领悟,而对于临床表现、药性、配方、治疗方案步骤及护理过程、人体结构等则需要的记忆。而在具体操作及践断上还需要经过长期地临床实践,只有在不断积累经验之后,他才能逐渐融合书本上的理论与临床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如对乐器等技术性掌握方面,亲身反复实践与练习最为重要。它的重点在于熟练地掌握其适到好处的技巧上,而这只能通过无数次反复磨练中才能获得的。“熟能生巧”就是这种境况的结果。

这些与理论性文章所区别的就在记忆与领悟的侧重点上。相对于数学的运算与学习也在于理解与领悟上,记忆无法将数理进行复杂的深化以及演绎。数理只有理解与领悟了,才能很好去推演和结论它。理论性的文章重点在领悟。只有领悟了,其理论上的道理(原理)自然而然而通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成为自身的一部分。读书就是学习和掌握道理。对于道理,光知道是不够的,靠记忆也无法深晓其理义,只有领悟才能掌握其道理的精髓与核心,你才能与道理融为一体,道理才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样,你才能操纵自如地运用道理,而你又是这一道理的化身。

记忆只是学习的辅助性手段,是学习基础知识阶段方面所必须的,如小学生阶段的课程内容等;但对于学习理论性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最关键因素。我们在读书时,如果能做到理解与领悟其道理条件下,对于这一道理或知识也自然会是记忆了的。当你某一时刻需要它之时,它便自然而然会出现在你面前;准确说,它便会在你无意识间展现和发挥了出来。因为它本来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你能忘记或丢失的吗?

  悟性是人对所要学习的道理及技能地掌握程度的学习领悟能力。悟性既是理解的能力,更是领悟以及演绎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学习理论性方面的,如哲学、数学、物理等,还是练习技巧性方面的,如画画、乐器、雕刻等都需要悟性。它能够将一个人所学习的内容与技能充分领悟、运用及进行再创造之。当然,悟性亦必须建立在勤奋努力学习与创造的基础之上;天才若不去磨练及开掘它,天才也要变成废物。或者说,悟性(聪明)是人的一种资质,修行才是人获得智慧和灵魂境界提升的行为方法。因此,悟性不高的朋友切切千万不要丧气而放弃自我修练。因为人的悟性也是经过长期勤奋感悟修行才获得的,人的悟性也只有经过不断地修行感悟方形成之。这就是不同的灵魂境界所表现出不同悟性现象的原因所在。不断地自我突破和超越就是对自我的最佳褒奖;无疑,消极而不思进取的自我是最愚蠢的思想行为。因为无论是人的特性上,还是灵魂的实质上,他们都是能够通过修行来获得不断提升和进步的自我存在;不断超越自我和提升境界是自我永恒的源泉动力。

  评论这张
 
阅读(634)| 评论(2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