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洞情察世之博客

人生与社会照写

 
 
 

日志

 
 

觉解与觉悟在层次上的区别及关系  

2011-09-21 17:18:34|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觉悟就是对事物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一个人觉悟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动地参与自身及社会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最终决定其社会活动效率和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觉悟就是态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百度资料)。以此来归纳和界定觉悟似乎很片面化,觉悟不仅仅限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而是在于已达到相当高程度上认识和理解了事物本质及原理的一种至高境界,并且,其更是已形成能够对事物的领悟、把握和驱驾的能力上。有了这种境界,其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自然会表现出对世界事物此种纯熟的态度及正确行为。<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实际上,觉悟也是佛教理论的专用词,是指正解正觉的意思,即对世间种种现象有其本质上的认识,能够透彻的了解和领悟真理,不为表象迷惑,开启智慧,进入到一种正解正觉的认知状态。《禅院文集》说:“觉,指感受,觉知。悟,指依据感受觉知进行思索。觉悟,指从迷惑走向了明白,从模糊走向了清晰,从混乱进入了有序,从黑暗进入了光明”。 觉悟以佛教理论来理解才具有了正确的含义。

以余之理解为,觉悟是指通过对世界事物及人生真相地不断感悟过程中,不断地增进自身对世界及人生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当他的认知达到了相当高度时就会进入一种对世界事物及人生的清晰透彻认识和领悟的思想境界。

觉解则是指人对世界事物及人生的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认识上,并以此认知来指导着自己社会活动,能够自觉遵循这种认知去行为。然而,由于觉解只是停留在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层面上,尚未能转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因此,人虽然也能够自觉根据自身的认知对外部事物作出反应,但是,作为此种认知所支撑下的行为在没能及时获得这一认知地支持时(即思维与认识跟不上行为的节凑情况下),认识就无法发挥和充当其作用。当本能与理性发生冲突时,当功利与道德发生冲突时,当认识与行为发生冲突时,这些不能够遵循自身认识所行为的,此属于认知上无能的表现,其根源出在于理解和认识尚未能融合和转化为自身一部分的原因,导致而产生了认识与行为上相违背的现象。我们往往对于一些自己了解和认识的道理却不能去行为和实践它,余想,原因除了其实现它的外部条件不成熟或不具备之外,主要就在于我们仅仅只是理解上的认识,还未领悟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只要是对该道理有了充足地认识、理解及领悟,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条件下,他就不会有这一相违悖的矛盾事情发生了。

对于一些能够认识的但却又不能去行为的道理,这是因为人只是停留在理解的了解层面上。而既能够认识又能够去行为印证它的人,则缘于其不仅是能理解的,而且还在于其领悟了该道理的精髓,该道理已成为他身体中的一部分,是故,他不得不(即自觉与不自觉地)去行为它。

所以,觉解与觉悟之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解的(理解上的了解认知),另一个是悟的(领悟上的转化为自身组成的一部分)亦即是说,一个是尚未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只是了解的认知;一个则是已转化成为了自己的东西,是自己身上的一部分。况且,高思想境界者在看待事物时总是比低思想境界者要长远,拥有坚强的意志以及坚定的意志行为力,自然自在地将意志转化为行为。

当然,觉解可以在不断地觉与解之中能够不断地增进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从另一方面上说,觉悟是建立于觉解的基础之上对某一事物的领悟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即觉悟是觉解在到达一定程度条件下对思想境界突破的获得。觉解必须在自觉地不断进行了解、认识、理解及领悟,他方有过渡至觉悟彼岸这一天到来之希望。

  评论这张
 
阅读(560)| 评论(18)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