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默尔:“因为常人过的生活往往跟他灵魂的本性是相违抗的”。世人常违背自己的本性,这是因为灵魂受肉体地束缚和干扰下,其物欲的激增与精神生活的急剧减退相关,并在其所生活之环境影响下造成的结果。唯那些能够寻回真我,认识自己者方可保持其真实的本性,忠于自我。一般来说,纯真者要比那些在物欲上表现异常活跃的比较容易找回自己,做一个忠于自己,保持真我的人;如此,我们在生活过程中就不会经常做出有悖本性的事情和行为来。
我们对关注自我,寻找真我,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不应当以自私为视。巴默尔:“关怀自己绝对不是自私的行为,而是对我所拥有的天资、身在此世要奉献给他人的禀赋予以妥当照料。我们要不时倾听真我的声音,给它它所需要的照顾,这么做并非只为了一己,也是一种为了与我们有关的诸多生灵”。关爱自我,不仅是为了寻回真我,端正人生的思想行为,有利自己的学习、进步及成长;也有利于与之关系人们的好处,如增进每一位思想境界的提高,必能让他人亦获得相关的收益,共同建立一个互助互利、友爱平等的大家庭中幸福和谐生活;而不可能会出现一个总是在企图损害和侵占他人利益,欺压众人、凌驾众人头上的存在。无明的以及贪婪者则是那些沉浮物欲,欲望极度膨胀的迷失了自我的所在,它们就是一群总是摒蔽真我,沦为本我(肉体)俘虏,蜕变为魔鬼的奴隶,或坠落为低下的畜生道之境地。而自我的降临人间的根本目的乃学习与提升,乃向上向善的存在。
贪念往往是人无明时的意念,是人迷失了本性后对物欲走向极端的念头。真我是无物欲的,只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是真善美的象征;本我又却都是物欲的,只关注和感受当下的物质满足上;因此,这就产生肉体与灵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我就在真我与本我之间进行了一场选择战争,是成为本我的俘虏,还是保持了自我的真实性一面——真我。从肉体角度来说,它首先是要求保障其有机体的生存(这是必须的和正常的需要);其次是要求一个适合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最后是它还需要通过占有一定的财富(金钱)以保障这种生活的稳定。如此,这就要求人必须通过努力的劳动来获得这个财富,满足和保障目前及将来生活的无忧和舒适。可是,当这种功利观念发展到极致时,人就会对利益产生了巨大的占有欲;当这种欲望达到极端程度时,甚至还会出现贪婪无厌的状态来。本我可能出现的错误便发生在此处,如果是保持必要而正常以及向好方面的需求方面上,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健康的需要;但是,如果是欲望走向极端,魔化了自我,这就必定是不正常的所在;是诱导自我坠落的兽念。自我借助肉体的考验和磨砺来达到学习知识和领悟道理,及寻找真我以求提升境界的目的。
巴默尔:“他们(立志忠于真实的自我者)决定过表里如一的生活。他们决定不再继续演戏,徒让外表看起来像是某一种人;不再做与内在深特的真理信仰完全背道而弛的事情……他们已经了解到,没有什么惩罚比自己对自我的贬抑来得更难受的,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人真正具有处惩他人的力量……为了追求真我而遭受的惩罚,绝对不会糟过放弃追求自我,而给自己加诸的惩罚。反之亦然。什么样的奖赏能大过活出自己的最佳光芒?”。带着假面具做人是痛苦的,然而,很多人迫于现实生活(出于所谓的为了自我保护吧),无奈地又自觉地戴上了这个假面具。他们宁愿负背着一辈子的沉重假包袱,就是不敢膛开胸怀以真面目示人,就仅仅因为怕受到一些伤害或怕被谣言中伤。只要是真我是真善美的所在,纵然是处于恶劣环境中,我们为了维护真我也应无所畏惧的坦然面对。否则,就会因为害怕一时的伤害而内心痛苦一世,这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于是,帕克思最终作出了决定,“不再做与我内心深持的真理信仰完全背道而驰的事情。不再抗拒我对自己内心的理解,继续当这样一个不完全的人”。
在寻找真我的道路上,真正的勇士都能够勇敢地走自己的道路,勇敢地展示真我,忠于自我;因而,他们是一群能够成功地成为自己主人的灵魂所在。还有什么比认识自己和成为自己还更幸福的事情的呢?幸福是人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助于外物的满足感。那些需要借助外物才会幸福的,这却是最容易受外物所控制的存在;这种不属于自己本身固有的幸福感,有何幸福之实质可有?
当你在接受并追求真善美时,这才是你属于自己灵魂的本质,是灵魂(真我)的展现。因为灵魂是一种纯真的意识体,真才是它的本质,唯真方为它所接受,也是它的真实体现。凡真所喜为善与美。美是善与真的外在形式和表现,善又为美与真的内涵与属性。真又是善与美的基础,善与美是真的基础上所予以的内容与形式。真能保持公正清明,拒绝杂念与虚假,更是摒弃和对抗丑陋与邪恶的本性。
可以说,那些坠入魔道的存在,从根本上说,就是灵魂已为其肉体所操控和当下环境物欲所控制的结果,沦为肉体与物欲的奴隶,人的贪婪就是这种蜕化的现象。认识自己,找回真我,才能避免背叛自我,保持做自己的主人的根本。否则,人的实质就不是灵魂在控制肉体了,相反的变成了是肉体在控制着灵魂;灵魂沦为肉体的奴隶。本来,灵魂才是人肉体的主人,肉体只是人灵魂的躯壳而已。这是一种怎样糟糕的状态的呢?人还会有比此更不甚和不幸事情的吗?
葛德文:“所以,灵魂高尚者总谈到对身体的忽视、漠然或回避……当我发现自己开始关注身体上的某一部分时,我可能就在道德上确信自己身体的那一部分发生了问题。只要整个外在机体运行良好,没有中断,我们就不会注意它。智者就像没有躯壳的精神”。正是出于这种精神意识,萨拉米斯的暴君王尼古克隆就令人暴打他,而他却无视肉体的痛苦,喊着:“继续打吧,暴君!你只能鞭打阿那克萨库的身体,你无法触及他本人”。事实上,过于蔑视和虐待我们的肉体和机体生命却是完全无此必要。虽然,肉体只是我们暂时的躯壳,灵魂才是自我本身;但是,我们毕竟还需要借助于肉体作为自己灵魂的寄体,以及体验学习和表现自我的工具。为了令肉体更好的为我们的灵魂服务,那么,维持好肉体的健康和安全便成了件十分必要和我们应当重视的事情。尽管肉体上的痛苦也是正常的人生体验之一,当我们的机体受伤或发生问题和故障时便会产生这种病疼;正是这种切身体验,让我们了解到他人出现这种状况时的心情和感受,以令我们引起重视并给予必要的同情与关怀。
维护好自己的肉体是我们所必须的,以便更好的为我们的灵魂服务——学习知识与体验生活。重视和维护好自己肉体的健康和安全,这也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当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时,在保持心理的健康上却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此乃因为自我在受到肉体的束缚下极易为外部物质环境所迷惑,而迷失了自我,如自私自利、贪婪、冷漠、多疑症、忧郁症、多重性格等。我们对于身体上的问题比较重视,也往往能放下面子进行就医,可是,对于自己心理方面的疾病就比较漠然与轻视,更放不下面子寻求医治。
唯有那些认识自己的智者才可以做到以精神生活为主,物质生活为辅。而迷失自我的人们则以物质生活为主,精神生活为辅;甚至是完全的物质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