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洞情察世之博客

人生与社会照写

 
 
 

日志

 
 

与世俗化的对抗与融合——反世俗化的立世观  

2014-10-29 16:07:32|  分类: 钱氏看人生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人是被物化的存在物——灵魂借助肉体生活于物质世界上并受物质所制约,如衣食住性等以维持肉体的生存及物种的传承;作为智力发达的人类来说,这种备受物质制约机制在较高智力地加持下,却更加深了人对物质便利的依赖和迷恋,甚至是产生贪婪心理;这就导致人在完全认同物质的同时便沦为物欲的俘虏,这也是人为什么迷失自己的根本所在。然而,智力稍弱的动物则反而没有——原因是智力较低地动物没有充分认识到物质的种种好处才幸免之。可是,将本不属于自己固有的身外物当成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又是那些自作聪明的世俗人的一种误会和错觉——将那些暂时且变化莫测的外物信以为真,并不惜一切代价去倾尽一生精力和心血以追逐却最终落得个“空”字。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外物只能是暂时的借用,归还乃必然和必须的事情。因为人(本体)原本或在未被物化前则只是纯精神的状态——灵魂;物化后的人在物质制约机制的作用下只能是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其束缚、影响及奴役,如同演员在舞台上扮演某角色,就必须接受该角色命运(剧情)及台词的约束一样。没有被物化自然可以保持本我(纯真),清醒地认识自己及自己的本质;而那些能够做到认识自己、窥被人生真相的境界高之人就能做到突破物欲的控制和奴役,超然物外,并从庞大势力的世俗化中突围保持自己本性。


世俗化与反世俗化的道理很简单也很浅显:是自己的本体进化和发展重要?还是为了占有那些本并不属于自己的外物重要?是做自己的主人和保持本性重要?还是为占有外物而迷失自己和沦为物欲之奴隶重要?


然而,因为人被物化,因为物质对人的种种便利,因为人自持小聪明对物质好处的无限加持,迷信了物质(认同物质)的人自然便为物质所迷惑,在迷失自己的同时便成了物欲的奴隶。于是,世俗人莫不追逐在名利场圈子里而很难以清醒,在物欲的沼泥里无法自拔。而唯有窥破物质(名利)虚幻的高境界者方能幸免。世俗化世界的形成是一代又一代世俗人在认同物质条件下逐步建立的世俗文化及世界;而人类世界又一个以世俗化为主流的世界,处于非主流的修行者(僧人、道士、修士及一些隐居于世俗间的居士们等,如保持纯真的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们)只属于极少数。因而,这两种不同层次的人凑在了一块有时会发生碰撞自然是难免的事情。可是,作为少数的修行者相对于庞大的世俗人时他是弱势的非主流,世俗人是强势的主流;然而,作为非主流的修行者则因其境界高而精神意志足够强大,他不仅能够超然物外,而且能够在坦然地面对强势的世俗化社会威迫下绝不倔服和随从。还会有什么能够顶住庞大压力而不动摇可以值得自傲的呢?还会有什么要比本体能够获得进化与发展更为重要的事情的呢?世俗人虽然是人多众广,但是却因为心灵和意志的脆弱深受物欲的操控和折磨,在面对物质的变化多端时充满着巨大的痛苦。 坠落甘做物欲奴隶者本身还能有多强大的?尽管世俗人还会借助于物质或奴役众人来制造强势,但这却是非自己的东西,他们的占有物一旦失去(归还)之后便往往表现为无所适从和不知所措。


如果说世俗是以物质生活为主的社会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话,那么,当人的思想意识在提升到一定境界以后,他则必然以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生活方式。这是不同境界的人对待人生观及生活观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现象。此两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便会发生碰撞,而这种碰撞后所产生的结果是:高一层境界的人与低境界的人斗争的结果是,高境界者往更高处前进,而低境界者则因受到巨大冲击或多或少在心灵上受到一些感触。


境界高的人为了避免受世俗化的影响及同化,必须坚决与世俗化对立是必然的事情,因为世俗化太过于庞大及在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而社会上的绝大数人又普遍接受和认可了世俗化的熏陶。如果不旗帜鲜明地确立自己清明的意识和理念的话,自己通过艰苦卓绝修持下来的成果就会有被淹没和同化的危险。修行者能够对抗住庞大势力的打击和欲望的侵腐,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如果境界高者在众多势强的境界低面前倔服的,那么,这是枉为境界高者的存在,还有什么不跟低境界者同污合流为一样性质的呢?高融合低的意思就是既然低境界者认死物质化,那就无须刻意干扰和破坏这种状态生活的安定,自己亦在保障必须的物质需要基础上,坚持忠于自己和做自己即可。在条件准许时可以对世俗人适时给予揭示或警示之,如若世俗人仍执迷不醒悟亦任由其自便。因为人总是依据自己的认知来生活和过自己人生的。有什么样的境界便会有什么样的认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有了什么样的认知便自然相应的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实践。这是丝毫无法强迫的事情,没有认识的被强制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一些对佛教没有充足认识的僧人就往往挡不得欲望的诱惑,屡屡触犯清规戒律跟世俗人没有两样)。但是,作为大隐者则总是可以跟世俗人一样的生活,只是不再为物欲而迷失自己,能够超然物外的在世俗化世界里过正常人的生活。能够教诲之则教诲,不能便罢,用佛教的话说:“佛法只渡有缘者”——有悟性之人。


事实如此,即物质生活愈丰富多彩的时代,世俗人就愈容易执着和沉迷于物质生活之中。可是,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则是为了体验之需要——人生的总体就在于体验生活、学习知识及领悟人生道理。体验也只有在适度品尝中方可得其精髓,而在疯狂中陷于迷乱和颠狂,更易盲目追逐中迷失了自己——人类(世俗人)的罪恶就是其贪婪的产物


一般来说,高境界者以适度的物质生活——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并与世俗人和平共处就是对世俗的融合;而世俗人则执着于物欲并以物质生活作为其主要生活方式,甚至是整个人生的核心或全部。然而,拒绝接受物欲的控制和奴役,保持本性、坚持做自己,这就是高境界者跟低层次之世俗化的对立状态。因为世俗人总是沉迷于物欲而迷失了自己本性,成了受物质所操控和左右的俘虏。其实,无论境界高或低,正常而适度的物质生活都是人生存所必须的基础,这是每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跟境界的高低无关。但是,不同境界的人在面对物质生活时其根本态度上存在着的差异,这也就是成了衡量一个境界高低的主要标准:以物质生活为主或者是只以物质生活为辅的生活态度。


我们既然知道了物质只是人生活的基础,那么,作为基础性的物质生活当然只是一种低级的生活方式罢。精神生活则是人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高层生活,这当然才是一种可以与高境界者相配匹的生活方式。因此,有什么境界就会有什么的认知,也就自然会有什么样的与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世俗化乃低层次群体备受物欲奴役下通过一代又一代积累而构建起来的丑陋文化,创造发明一般只发生在高层次的纯真境当中(尽管世俗人偶尔有时会返回于纯真境——当他发生创新发明之其时),而长期能够进入和处于纯真境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们则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保持着这种较高状态。


反世俗化与世俗化的根本区别为:是追求自己本身境界的永恒提高?还是追逐身外物的暂时占有?


超然物外,不断促进自己本体境界的进步和发展,跟世俗人和睦共处及适时教诲世俗人——这就是境界高者的人生职责,也是高境界者反世俗化的立世观。

  评论这张
 
阅读(335)| 评论(6)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