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洞情察世之博客

人生与社会照写

 
 
 

日志

 
 

关于客观世界的第一性与第二性之思辨  

2015-07-12 13:09:16|  分类: 钱氏看哲学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宇宙万物为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物,是在自然界中其借助一定能量并依据某些法则及自身规定,通过酝酿而自在自为建立起来的产物——所与物。所与物就是被诸多规定着的具有其所与性(本质)的存在物,也是一个被构建起来的具备完整概念之存在物。这即是说,规定与属性就是该事物的概念所在。盲目而被动的自然并不具有构建起概念的能力。概念源自理念的给予,而理念则属于精神所制定和建立。因此,客观物质世界的第一性与第二性之争,应当以精神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为准则。而人(生物)的觉知和认知可被视为第三性,即创造意识为第一性,被创造物为第二性,纯感知意识为第三性。这就是说,客观事物被第一性的宇宙精神所建立和创造,因而,作为第二性的客观存在物在依据宇宙法则及其所在性便自在自为地在特定时空间客观存在着。可是,作为尚不具创造该事物能力的感知者(生物)只能从在世中通过照面来觉知和认识它。这也就是唯物论中的物质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的原因所在。因为唯物论只认识到事物存在表象的原理,而未能触及事物之所以得以产生的本质和真相,仅仅得是站在人的认识角度上来谈论客观事物,如此,精神还能不得不退居于第二性?而作为被创造的存在物则反而变成为第一性!例如,在人类文明中,人类创造了一台电脑,那么,究竟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无可置疑的事实是:人的创造精神为第一性,被创造物的电脑为第二性。此外,对于那些作为不是创造者的其他人的感知和认识来说也就必定成了第三性,即唯物论的第二性。

我们只有在了解到构成世界的这三个因素:即创造者、被创造者及纯感知者;便自然会明晓客观世界的展开次序是三性而非二性,虽然感知亦归于精神因素范畴之内。如果非要抛开第三性的话,那么,精神依然为第一性,物质原归为第二性。因为物质作为被创造的身份必定只能是第二性的,唯创造者才具备第一性的资格及现实可言。这难道还需要争论的吗?

唯物论的“客观事物是不以人意志转移而转移的客观存在”这一观点,所指的亦不过仅仅是人的认识及在尚不具有该行为能力条件下的一个说法罢了。事实是,在人类社会中,许多客观事物已被人类的意志转移而发生了变化,如某河流的改变、山体的平整及草木的修整等现象。因为人类已逐步发展和具备了某些自主行为和创造能力。人类对某创造物所与性的规定和建立以及创造就成了人们常说的一客观事物所在,同样,宇宙精神的创造物自然界及万物也是客观世界和客观事物的存在。我们说一为人类创造的创造物是属于第二性的,难道宇宙精神的创造物(物质)则成了第一性?

通常的说,第一性为能动的决定性,第二性为被动的被决定性。因此,精神决定了物质,物质为精神的创造物,如人类社会文明。唯物论的物质以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这就成了无意识者却可以决定着意识者,意识者反成了无意识的产物的表象观,只以精神的反作用说辞来充塞和掩盖精神的自主性和决定性的背后及内在真相。真实的背后为精神作为客观世界的第一推动,策划、制定及推动着整个客观世界万物的演绎和发展。真实的内在则为所与物必为依据某些规定的所与性所在。可是,规定性从何而来?是可以在盲目的偶然中碰巧便能自然而然中产生的么?宇宙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宇宙精神的制定与建立,即客观世界的第一性在主导着的现象和结果。

物质的第一性乃人类感性与理性思维混乱交杂在一起后,盲目推崇表象的原理的一个表象层面上的认知体系之观点。即物理只是物之构造的原理,事物的核心和本质在于精神——理念的规定性。精神为理念的建立者和制订者。古中国朴素哲学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所谓的“道”,所指就是理念本身。理念是西方的哲学术语和观点。道与理念同被指为精神要素或属于精神的范畴。

  评论这张
 
阅读(262)| 评论(13)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